为满足临床需求,禄劝县中医院检验科新增2个新项目:白细胞介素6 (IL-6)、25-羟基维生素D (25-0H VD)。
一、白细胞介素6 (IL-6)——炎性标志物“新宠”
白细胞介素6,简称白介素6,缩写为IL-6,其在炎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先看一张报告单:
01 什么是IL-6?
白细胞介素6,简称白介素 6 (IL-6),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炎症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IL-6 是一个小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 19~28 kDa,由 184 个氨基酸形成四个 α 螺旋结构,通常以单体形式存在,它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 / 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
02 IL-6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a、血小板衍生因子、病毒感染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能够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 分化并提高其功能。IL-6 不仅对B细胞有生理活性作用,对T细胞、造血干细胞、肝细胞和脑细胞均有生理作用。IL-6 在发生内外伤,应激反应, 感染以及其他情况的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会快速生成,可在2小时内达高峰,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一致。IL-6升高早于CRP和PCT,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可辅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03 IL-6 的不同浓度的临床提示
IL-6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炎症标志物,随着不同浓度其提示的临床意义也有所不同。
★对照其不同浓度的临床提示,本案例患者IL-6结果为>4702 pg/mL,远远超过了 250 pg/mL,提示该患者现在的状态可能为脓毒血症,查询患者的其他信息与诊断,证实该患者为脓毒血症患者且预后可能不良。
对于 IL-6 而言,其发增高的时间是早于常规的炎症标志物(CRP、PCT),因此其在早期感染的提示意义大于其他检验项目。
二、25-羟基维生素D (25-0H VD)——骨代谢标志物
维生素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骨营养剂,其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主要用于预防儿童佝偻病、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维生素D在皮肤内合成或被摄入后,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被转变为25-羟基维生素[25(OH)D],血清中的25(OH)D浓度被作为判断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主要依据。
01 正常值参考范围
02 检查人群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跌倒史和(或)有非创伤性骨折史的老年人、缺乏日照的人群(室内工作、夜间工作等)、肥胖者(体重指数≥30kg/m²)、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曾接受过减重手术者、慢性肾脏病、肝功能衰竭等。
03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意义
25-OH VD是循环中最丰富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是维生素D状态的最佳指示。维生素缺乏症是全世界众多人群中普遍的问题,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0%的儿童和60%的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通常存在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人群包括日晒不足、口服摄入有限或肠道吸收受损的人群。评估维生素D是否充足,最好通过测量血液中25-OH VD的浓度来确定。维生素D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同时还参与卵泡生成、卵巢和胎盘性激素生成及子宫内膜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儿童时期,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生长迟缓和骨骼畸形。成人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肌无力并增加骨折的风险。育龄妇女可能会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生殖内分泌的紊乱,造成不孕。妊娠期间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产科并发症。因此,可通过25-OH VD含量的检测来进行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