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母婴安全问题
母婴安全是妇女儿童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三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风险增高,满足新增生育服务需求、保障母婴安全的形势较为严峻。2017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7〕42号),提出要全面开展妊娠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防控风险。为切实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国家又推出了《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2021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21-2025)》,“行动内容”中强调要严格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
什么是高危妊娠呢?
本次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者,称高危妊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高危妊娠严重威胁着母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大原因。所以,了解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早期发现高危妊娠从而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对各位准妈妈们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开展妊娠风险筛查?
首诊医疗机构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及相应系统中。首诊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将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主动转诊到二级以上助产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
如何开展妊娠风险评估分级?
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原则上应当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沾化辖区内二级以上助产机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和田地区妇幼保健院、和田市人民医院)。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分为首次评估和动态评估。对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妇,医疗机构应当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发现孕产妇健康状况有变化时,医疗机构应立即进行妊娠风险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相应管理措施。相应评估结果均应在《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应按要求及时报告。
五色标签有什么含义?
绿色:低风险
孕产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于此类产妇应当按照《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以及相关诊疗指南、技术规范,规范提供孕产妇的保健服务。
黄色:一般风险
孕产妇基本情况存在一定危险因素,年龄≥35岁或≤18岁,或患有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但病情较轻且稳定。
橙色:较高风险
妊娠风险较高,孕产妇年龄≥40岁,或患有较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母婴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红色:高风险
妊娠风险高。孕产妇患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
紫色:传染性疾病
孕产妇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HMN7、寨卡等)。
高危孕产妇如何管理?
医疗机构会把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严格落实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措施,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在孕期及产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会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入户访视,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和帮助,更好地保障孕妈妈及宝宝的健康和安全。